Church Name Church Name

苏慧廉(William Edward Soothill)

Happy family reading together
January 20, 2025 Rev. Sarah Martinez
family parenting relationships

苏慧廉(William Edward Soothill,1861年—1935年),著名英国在华传教士,在中国温州传教26年,牛津大学中文教授,英国知名汉学家。

缅怀苏慧廉牧师(William Edward Soothill)

在温州的河畔,微风轻拂,船橹悠悠。在这座古老而生机勃勃的城市里,一位英国青年用信仰与爱心,谱写了跨文化的温柔篇章——他就是苏慧廉牧师。

一、从英国律所到中国使命的召唤

  • 出生于 1861 年 1 月 23 日的英格兰哈利法克斯,起初从事律师助理工作,却因信仰召唤毅然踏上赴华旅途 。
  • 1882 年,被英国循道公会派遣,前往浙江温州开始传教生涯,接替殁职传教士的岗位。

二、温州岁月:信仰的播种与生命的滋养

  • 初到温州,教会仅有三十名信徒。但他不畏艰难,先后兴办医院、训练学院、学校,并建立多达 200 个传教点
  • 他被当地人昵称为“Sing‑Su”,凭着惊人的语言天赋,仅半年便能用温州方言登台讲道;并主持设计方言罗马拼音,1903 年翻译出版《新约圣书》。
  • 传教网络蓬勃发展,至 1906 年,温州成为循道公会独立教区,下辖 7 个联区、150 个聚会点。

三、风雨试炼,见证信仰坚韧

  • 1884 年中法战争时引发反外骚乱,礼拜时教堂被焚毁。苏慧廉和信徒被迫退守英国领事馆岛上,依旧坚守信仰之火。
  • 这一阶段,面对生命与信仰的试炼,他与 Lucy 的爱情也在风雨中延续:Lucy 毫无畏惧地远渡重洋,于 1884 年在上海与他成婚。

四、教育与医疗:照亮温州的光芒

  • 他创办了艺文中学(1897 年)和白累德医院(1906 年),为无数学子提供教育,也为民众带来医疗庇护;这两个机构延续至今,成为地方发展的基石。

五、归国学术,思想的桥梁

  • 1908 年启程前往山西大学堂任教,1911 年升任山西大学堂主事;1920 年回英国后,担任牛津大学中文教授,开启汉学与传教生涯的新篇章。
  • 他的学术著述丰富,包括《论语英译》、《中国佛教术语词典》(中英梵语对照)等作品,成为中西学术交流的重要桥梁。
  • 1921 年,他因协助“中国劳工团”而获中华民国颁授“勋五等文虎章”,肯定其服务与情谊。

六、缅怀之情:温州仍回荡他的足音

纪念方式内容简介
教会记忆温州教会至今仍传唱他初创的教堂故事,信仰与爱传承不断。
文化印象“Sing‑Su”的昵称与方言传道融入当地民间记忆。
教育医疗遗产艺文中学与白累德医院是他敬业与爱心的长久见证。
学术传承他在牛津的讲席与著作仍影响中西研究者与传教士。

结语:一位心系中国的传道人

苏慧廉牧师并非只是个跨文化的传教士,他用信仰编织生活,用温柔塑造城市。温州,是他信念的家园;牛津,成了他思想的熔炉。愿我们在缅怀中继续被他的爱与坚毅唤醒,让跨越文化的桥梁继续坚固。

Share This Post